中核控制:核仪控自主可控到智造跃迁的创新之路

2025-06-26  来自: ob体育app最新官网 浏览次数: 1

  【环球网报道 王晨昱】在中核集团“向新向绿向未来·共建核美家园”媒体行活动首站,记者走进中核控制管理系统工程有限公司(简称“中核控制”),参访中核控制数字化展厅及国产化区域,了解核工业新一代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新趋势。作为我国核仪控领域的领航者,中核控制以自主创新为核心,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,正为核工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  中核控制是中核集团唯一从事数字化仪控技术的专业化公司。凭借卓越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,中核控制已成为国内核仪控领域的领军者。公司先后上榜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、蝉联国资委“双百行动”最高等级“标杆”企业、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、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等,并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等27项科技奖项,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5级认证的专业化核仪控企业。

  中核控制集科研、生产于一体,经营事物的规模涵盖数字化控制管理系统、专用仪控系统、核探测器系列、核仪器仪表四大产品体系。业绩涉足核电、核化工、核燃料及核环保等领域,先后承担了多个核电站、核化工项目全厂核仪控系统工程;为国内外50余座反应堆和核电站提供了专用仪控系统和辐射监测仪表等。

  自主创新,致力于打造中核集团统一、先进、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厂DCS业务平台和产业能力,成为迈向智能时代的核仪控技术和产业引领者。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主要为:DCS平台产品有非安全级DCS龙鳍®平台和安全级DCS龙核®平台;核测系统产品龙眸®包括堆外核测系统龙眸®核以及堆芯探测器龙眸®芯。

  2024年,中核控制龙鳍®平台在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实现首台套应用,对持续推进核仪控全面实现自主化应用,确保核工业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具备极其重大意义;海南3号机组堆外核测系统龙眸®核顺利通过出厂验收,实现在国内大型商用堆华龙一号的首台套应用,打破国外厂商在该领域30余年垄断;华龙一号首批堆芯探测器龙眸®芯顺利通过验收,解决了核电关键设备“卡脖子”问题,标志着中核控制在华龙一号堆芯探测器领域打破国外垄断,并已具备规模化、批量化生产能力。

  在“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”浪潮下,中核控制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,推动核仪控产业从“制造”迈向“智造”。

  中核控制通过自有技术、结合5G、工业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方案,建设DCS数字化制造“透明”工厂,开展智能设计、生产线优化、智能装配、智慧检测、智能仓储及5G专网六个场景建设;通过工业全要素、全价值链和全产业链的连接和重构,实现“DCS+工业网络站点平台”全领域的智能控制闭环,打造新生产路线建设整体方案,实现由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蜕变,加速成为迈向智能时代的核仪控技术和产业引领者。

  “通过开展数字化转型,数字化设计和自动化测试在工程建设项目应用成效显著,提升设计效率50%、测试执行效率20%。”中核控制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  对于未来数字化发展展望,中核控制智能制造项目经理崔泽朋表示,“要践行集团DCS战略,建成少人、智慧的DCS装备制造‘透明’工厂,最终打造DCS装备制造‘熄灯’工厂。”他指出,“要深化AI+场景应用,构建智能化核心能力。拓展产业创新合作,构建领域生态网络。”

  中核控制以自主可控的硬核技术引领核仪控领域发展,龙鳍®、龙核®、龙眸®……一系列国产化平台在华龙一号、玲龙一号等重大工程中落地生根,彰显了其筑牢核工业产业链安全底线的决心。更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其数字化转型的实践——通过智能设计、5G专网和工业互联网,传统制造正蜕变为“透明工厂”,效率提升的数据背后是“中国智造”的澎湃动能。在这里,我们正真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一个迈向智能化时代的核工业新生态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巴西热气球坠毁已致8人死亡,飞行员在跳伞坠毁前曾敦促乘客跳伞,有两个人带着火坠落

  伊朗外长:摧毁一两个也能重建,技术知识炸不垮!如果特朗普决定让美国打击伊朗,伊朗保留报复的权利

  巨型钻地弹首次实战!美国轰炸伊朗,直接成本5亿美元,间接代价难以估量

  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
  索泰推出三款 RTX 5060 系列 Twin Edge OC White 双风扇白色显卡